首页 / 时尚花艺 / 记“十八老”情注梅花的故事

记“十八老”情注梅花的故事

近几年来,在安徽潜山流传着一个“十八老”倡议发展梅花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地处皖西南的潜山县,是我国原梅产地之一,境内著名的天柱山风景区至今仍有野梅生长。在天柱山山门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上还留有“扶藜踏雪访梅花……”的宋代诗刻。县城梅城也因梅而得名。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这里的梅花渐渐冷落下来,梅域也名不符实了。

1998年11月,安徽省政府在妄呋召开皖西南旅游经济工作会议,考察了天柱山,确定了“舞活天柱山龙头,带动皖西南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在这一形势下,由徐继达、董怀章、桂晓东等十八位老同志联合签名,向上级印送了《做好梅文章,加快天柱山旅游事业持续发展》的倡议。

这18位老同志都是离退休人员,年龄最大的已逾80,最小的也有65岁。他们在潜山工作了几十年,曾为当地的解放及发展作过贡献,他们联名发出这份倡议,自然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县领导十分重视,不久就召开了“十八老”奎谈会,共商梅事,提出:“建设以‘梅’为绿化主体的园林景观,重塑‘梅城’形象”的观点。天柱山管委会也立即行动,选择石牛古洞景点着手建立小梅园。

为使“倡议”付诸实施,“十八老”积极参与梅事考察和植梅活动。“倡议”的发起人徐继达同志在早年担任县委副书记期间,对发展天柱山旅游事业就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人们誉为“旅游书记”,现虽年事已高,仍担负着天柱山旅游协会会长的重任。“倡议”发出后,他同部分老同志一起先后赴皖北、苏北、南京、苏州、杭州、武汉等地考察梅园、梅林及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引进了20多个优质梅品种。他还多次深入山区考察野梅生产情况,收集繁殖材料,勘察梅园建设地址。1999年春,“十八老”等20位老同志又身体力行,在“梅城农民暴动纪念亭”周围栽种梅花,为植梅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影响。

“十八老”植梅事迹得到了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赞许和支持。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会长陈俊愉教授过去曾多次考察天柱山,他得知潜山“十八老”倡议后,1999年2月,第6届全国梅花蜡梅展览在青岛举行,陈教授授意大会组委会邀请潜山县委、政府和天柱山管委会负责同志出席。徐继达接受委托参加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梅协理事。

当二十一世纪迎来第一个春天的时候,“十八老”又热情地参加了“新世纪赏梅咏梅活动”。徐继达和张甲三如数家珍般向大家介绍了各种梅花的色、香、形、韵,人们从中分享到他们以梅为伴的生活乐趣。许多老同志在花丛中吟诗作对,为赏梅助兴。朱俊作一对联日:“占万卉胜魁疏影横斜冰肌玉凝清月,迎千年新纪暗香浮动花俏雪融报早春”。徐继达有感于潜山梅花的发展,亦题诗云:“虎年提倡议,蛇岁赏梅园,景上添新秀,贵在纳群言”。

是的,三年来,潜山县委换了三任书记,他们都“贵在纳群言”,十分重视“十八老”的倡议,一如既往的关注梅花事业。在此影响下,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植梅活动在全县范围逐步展开,不少城乡居民多方采购梅苗,积极育梅、植梅,美化机关、庭院。一时间,花卉市场梅苗走俏,群众性植梅活动蔚然成风。

为进一步做好梅文章,潜山县成立了梅花蜡梅协会。2001年12月18日是“十八老”倡议三周年的日子,协会成立大会就在这天召开,18位老同志应邀出席,前排就坐。远在北京的陈俊愉院士发来了贺电。老同志们则以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作为自己的心志与之共吟:“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安徽金炳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和知识交流分享,不代表宜都市大博雅盆景园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img.cn/2022/05/23/190044.html

博雅园主编辑

爱好盆景、根雕、奇石、花卉、园艺
有2匹猫猫:花妹、小咪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2725168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aboya@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节假日不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