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栽培 / 凯特杏冬暖式大棚栽培技术

凯特杏冬暖式大棚栽培技术

凯特杏果个大,品质好,坐果率高,早期丰产,抗逆性强,保护地栽培,经济效益高,为进一步摸索凯特杏保护地栽培在加强管理、环境条件调控、促进高产高效的经验,我们于2001年4月在刁山坡镇丁口村新建凯特杏冬暖大棚16个,当年栽植、当年扣棚、当年成花。由于雪大、天气寒冷,只有8个大棚共实收杏4688kg。现将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一、设施概况

大棚采用冬暖式结构,坐北朝南,东西长60m,南北宽10m,脊高3.2m,后墙高2.2m,前肩高1.3m,东、西、北三面墙体均厚1m。棚内栽植为南北向,主栽品种为凯特杏,授粉品种为意大利1号、金太阳杏。骨架采用钢筋焊接,有立柱骨架,塑料薄膜选用长寿无滴聚乙烯膜,厚度为0.08mm。

二、栽培技术措施

1、园地基本情况。该村位于黄河滩区,属黄河沙滩冲积土,土层深厚。平原有水浇条件。建棚前为更新的老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0.8%左右,pH值7.5左右。

2、苗木选择。由于整地晚,影响了栽植,苗木是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购进的凯特杏苗,多数为当年生速生苗,少数为2年生苗,砧木为桃砧。速生苗苗高50–60cm,苗粗0.5cm左右,苗木弱,根系少,属于3级苗木。2年生苗高80cm以上,苗粗0.8cm,根系完整。

3、定植。4月初定植,定植前挖穴宽0.8m,深0.6m的丰产沟。亩施腐熟鸡粪3000–500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亚铁15kg,起垄栽植。栽植株行距为0.8–1mx1.5–1.8m,每棚栽植株数300–400株。定植后浇透水,地下覆盖地膜,随即定干,速生苗干高30–40cm;2年生大苗定干南低北高,干高30–50cm。

4、肥水管理。采用前促后控技术。前促,即在7月份以前要“施足氮肥,灌足水”,达到“枝繁叶茂,快长树”。后控,即在7月中旬以后,采取“控肥、控水、控长”,达到“树满棚、枝满冠、花满树”。

前促:当新梢长到15cm左右时,开始追施速效化肥,做到树下追施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土壤追施每株50g左右尿素,叶面喷施为0.3%尿素或500倍光合微肥,每10–15天1次,连续3–4次,施肥后立即浇水。

后控:7月中旬以后到落叶前停止灌水,停止追肥,以利成花。雨季要注意排水。10月挖宽0.6m,深0.5m的沟,普施1次有机肥和复合肥。用量为每亩施鸡粪5000kg,并掺硫酸钾复合肥50–80kg,扣棚后,于果实硬核期株施50–100g硫酸钾复合肥,同时每10–15天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2–3次,施肥后浇水。

5、整形修剪。采用小冠形和开心形。除靠棚南边的树采用开心形外,其余均采用小冠形。小冠形每株留8–10个主枝,开心形留4–5个主枝。主枝与中干角度70–80度,辅养枝90度。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1)夏剪:夏剪以摘心为主,当主枝新梢长到30cm,侧枝长到20cm时及时摘心控长,付梢长到15cm时再次摘心,采取多次摘心促生分枝、扩大树冠。疏除过密枝,及时抹除背上芽,以节约养分,改善光照,促进花芽分化;(2)拉枝开角:7月中旬拉枝开角,缓和顶端优势,解决光照,均衡营养,促进花芽形成;(3)冬剪:冬剪以调整树体结构为主,疏除背上直立枝、过密枝、细弱枝、重叠、交叉枝,轻短截延长枝。回缩背上枝及冗长枝,以利通风透光,防止郁闭;(4)花前复剪:花前短截部分花量大的结果枝,以控制花量,节约养分;(5)摘心促坐果:坐果后当新梢长到15cm左右进行摘心,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

6、化学控制。7月份以后,树体进入旺盛生长期,除控制肥水,拉枝开角外,还必须进行化学调控。化学调控主要是喷施150–200倍的多效唑液;时间是7月15–20日喷第1次,以后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抑制顶端营养生长,增加积累,促进花芽形成。

7、花果管理。凯特杏虽然成花能力较强,坐果率较高,但在温室内单花开放时间短,空气湿度大,不利于传粉授精。因此,要进行人工授粉或放蜂,以提高坐果率。为了提高果品质量,保护杏果实大而整齐,要及时进行疏花疏果,盛花期以疏晚花、弱花为主。疏果要在坐果后以疏小果、畸形果、双果为主,控制负载量,以提高坐果率及果实品质。一般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

8、病虫害防治。凯特杏主要病虫有蚜虫和疮痂病。(1)扣棚后萌芽前喷5B°石硫合剂,树干涂5倍甲胺磷;(2)花后喷1次1500倍蚜虱净+700倍70%代森锰锌;(3)在果实成熟前20天喷30%复方多菌灵600倍+2000倍杀灭菊酯;(4)果实采后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1500倍蚜虱净;以后如有红蜘蛛可用2000倍扫螨净防治;有舟形毛虫可用3000倍氯氰菊酯防治。

三、棚室环境调控

凯特杏在大棚内,2月上旬盛花,5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早30天。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调控棚内环境。

1、适时扣棚。凯特杏在7.2℃以下温度经700小时解除自然休眠。在我县一般在12月下旬扣棚。

2、覆膜提高地温。扣棚前15–20天灌水后进行树盘覆膜,预先提高地温,避免扣棚后气温高、地温低,对树体生长发育不利。

3、棚内温、湿度调控。凯特杏各生育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各生育期温度和湿度控制范围见表。

凯特杏各生育期适宜温度和湿度

┌──────┬───────────┬──────┐

││温度(℃)││

│生育期││相对湿度(%)│

│├─────┬─────┤│

││白天│夜间││

├──────┼─────┼─────┼──────┤

│萌芽前│15–18│5–7│70–80│

├──────┼─────┼─────┼──────┤

│开花期│16–18│8–10│50–60│

├──────┼─────┼─────┼──────┤

│果实发育期│15–25│10–15│60–70│

├──────┼─────┼─────┼──────┤

│成熟期│20–28│10–15│60–70│

└──────┴─────┴─────┴──────┘

扣棚后升温应循序渐进,持续7–10天。扣棚初期先在白天拉起1/3草苫,使棚内昼夜温度保持在6–10℃,3–4天后再拉起1/2草苫,使棚内昼夜温度保持在10–15℃,4–6天后,白天全部拉起,以后可根据生长发育要求提高棚内温度。当温度接近最高时限时要及时放风,先打开顶部通风窗,如温度持续升高,再揭开温室下部棚膜。夜间温度降至3℃,用火炉升温。扣棚后,要灌小水切忌灌大水,干旱时可喷雾提高湿度。棚内湿度过大时,先通风降湿再升温。

杏树是喜光树种,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生长结果良好,为了改善棚内光照,采取早揭、晚盖,阴天拉草苫的办法,以延长光照时间,充分利用散射光。杏果开始着色时,采用喷磷酸二氢钾,控制南面植株高度,疏除冠内徒长枝,吊架结果枝,以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四、结果与分析

1、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栽植2年生大苗高产树比栽植当年速生苗提高34%,产量提高33.3%。

因此,提高棚内树体整齐度,应选择高度、粗度一致、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2年生大苗为宜。

2、不同肥水对树体的影响。肥水是促树快长的基础,为使大棚内尽快树满棚、枝满冠,达到早成花、多成花,这是夺取高产的先决条件,高肥水比低肥水干周、树高、产量分别提高38.8%、47.1%和44.2%。

3、温度对坐果的影响。控制好开花期前后温度是大棚果成败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好易造成坐果率低。

花期前后温度应控制在16–18℃为宜,超过会使花器官受伤,影响授粉授精,坐果率降低。

五、小结

1、专人管理。建大棚杏必须具有事业心强,固定专人,吃住大棚,根据棚杏各个生长发育期温度要求,按时揭、盖草苫,特殊天气要点火升温。

2、高标准建园。建棚时要栽植2年生大苗,要求粗度、高度一致,配置好授粉树,加大肥水管理,采用前促后控技术,采用开心形和小冠形或纺锤形修剪。

3、适时扣棚。扣棚升温要循序渐进,逐步升温。严格控制花期温度。搞好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千方百计提高坐果率。

4、冬剪回缩。花前夏剪,开源节流。早疏果定果,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这是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250400)

摘自:2002年第9期《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和知识交流分享,不代表宜都市大博雅盆景园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img.cn/2022/12/14/290259.html

博雅园主编辑

爱好盆景、根雕、奇石、花卉、园艺
有2匹猫猫:花妹、小咪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2725168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aboya@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节假日不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