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不少人发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开始晒“肉”,大有多肉刷屏的阵仗。一盆小小的“老桩”多肉,高的炒到上万元。购买的人多了,连各大网购网站都为它设置专区,不少多肉玩家也改行做起了生意。
日前,记者在市区花鸟市场的多肉专区看到,某店主夫妇正在整理成批运来的多肉。90后白领陈小姐一口气买了3盆品相不错的多肉,配上心仪的花器,要300多元。
店主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卖多肉已经有两年时间了,与前两年刚流行时相比,现在多肉的品种更多,品相更美,而且本地也有了一些大型多肉种植基地。
他说,听一些老行家讲,早年市面上卖得好的老桩都是韩国人从中国购买了普货,经过嫁接培育,种个三五年,品相稀罕再高价卖回中国。“一盆普货多肉市价最多几十元,培植三五年成了老桩,价格至少成百上千,品相好的好几万元,价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一盆养了两三年的小型老桩,小小的植株一共也就七八片叶子,要卖150元。另一头植株较大、品相较好、培植时间更长的,最高的要价2万多元。“千金难买心头好,我遇到过喜欢多肉的顾客,整个阳台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每个月还要来添好几次。千把块的小老桩,买起来眼睛眨都不眨。”
现在,我们本地也有人开始培育老桩,而有些顾客已经从几年前的买家、玩家升格为藏家,甚至成了卖家。90后妹子许碧莹大二时开始爱上多肉,两年后大学毕业,她没和其他同学一样投简历找工作,而是开了一家多肉工作室。
作为资深玩家,她这几年购买多肉、陶盆的钱至少花了上万元,家里的露台和玻璃阳光房里摆满了老桩。开店后,自己都留不下货。“现在只剩一盆养了两年的老桩,其他的都被人看中磨着买走了,很多客户都成了朋友。”她说,这两年,买家也越来越多,从幼儿园的娃娃到家庭主妇,年龄层次跨度很大。买得最多的,要数年轻白领。
“开店两年多,连普货的价格也翻了四五倍。”她告诉记者,普货一般都是根据品种定价格,而老桩除了品种,更多的还要讲究造型、意境。“老桩的品质,除了品种,更多的是精心培植,并营造较好的意境,讲究微景观,很普通的品种也可以培育成老桩上品。”
[color=”#808080″]来源:金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