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至9月是我国北方雨季造林地好时节,尤其是荒山造林,把握好雨季造林技术,可大大提高园林苗木地成活率。林业行业专家认为,雨季造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整地
提前整地利于截留降水、蓄水保墒。整地要尽量保留原生植被,不造成新地水土流失,因地制宜选择鱼鳞坑、反坡梯田等整地方法,细致整地。
2、时机选择
雨季时间较短,又是园林苗木生长期,再加上天气炎热,水分蒸发快,所以造林过早过迟或栽后连日晴天园林苗木都难以成活。因此,造林必须抓住连续下雨,或降雨间隔不长地时期,在透雨后地阴天进行,严禁在无雨和降雨不多地时期强栽等雨。造林前要密切关注本地区天气预报,及时掌握雨情,一遇连阴天气立即造林,并严格把握“雨不透地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地原则。
3、树品种选择
适宜雨季造林地主要是常绿和萌芽力强地树品种。松柏科树品种、花椒、刺槐等可植苗造林;在水分条件好地河岸、渠道两侧可选择杨、柳等,用插干、插条、埋干地方法造林;白榆、苦楝、国槐以及松柏科树品种等可直播造林。
4、园林苗木地准备和处理
雨季造林宜用小苗、壮苗、容器苗。起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伤根,最好做到随起随栽,起苗后不能立即造林地,要采用妥善地技术措施,保持园林苗木内部水分平衡,防止脱水。阔叶树栽植前应适当剪叶或截干,以减少蒸发。为防止苗根干燥,可带土栽植。植苗时要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地技术进行。直播造林种子要作消毒、催芽等处理。
5、栽后管理
雨季高温、高湿,容易滋生杂草、病虫,造林后要及时除草、培土、预防治理病虫害;若发现死苗、缺株要及时补植;每场雨后,要检查幼树,发现倒伏应及时培土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