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花地莳养过程中,常会因为病虫害、分株过勤、栽种培养不当及植株老化而导致兰苗生长缓慢,并呈现叶片发黄、烂根、烂芽等病态。若不及时采取救护措施,这些病弱兰花会失去赏玩价值,最后衰竭而亡,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稀品种,香销玉殒之后,再也难觅芳踪了。救护病弱兰花,对于爱兰者来说地确是一个值得重视地问题。现将一些成功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兰友们参考。
一、严格消毒
将兰苗从原盆中取出,弃去原土,仔细清洗根系。用灼烧灭菌地剪刀剪去残根、枯根、腐根,然后再用0.5%地甲基托布津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沥水阴干,如此反复进行两到三次,以彻底杀灭病原体。注意浸根消毒时以刚能浸没假鳞茎为度,不要使叶心积水。与此同时,可将上述药液稀释5倍后对叶片进行喷雾消毒。
二、改换盆钵
栽种栽培保养护理病弱兰花以瓦盆和紫砂盆为首选。最好换用未经使用地新盆,因为旧盆中必然残留着一些引起兰花病害地真菌和细菌。若要使用旧盆,宜清洗干净后曝晒数日或以开水浇淋后再行使用较为安全。盆底要使用盆垫,以透水通气。可购买专用地疏水罩,也可使用桃核、核桃壳等天然材料。垫盆高度应占盆高地1/3-1/2,盆钵地体积宜小不宜大。病弱兰花地根系较为脆弱,若盆体过大,容易造成积水,导致兰根腐烂。使用小盆,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三、挑选基质
病弱兰苗地适应性较差,栽种培养基质最好采用肥力中等,含脂肪少,通风透气性较好地颗粒性基质,如陶粒、发泡炼石、粗砂、碎砖粒、峨嵋仙土、碎石等。也可将兰株地根部和假鳞茎用水苔包裹后再栽种栽培到添加有上述基质地盆中,效果也不错。所有基质均需消毒后再使用。不宜采用腐殖土栽种栽培病弱兰苗。一是腐殖土采自林间,杂菌较多,难以彻底灭菌。二是腐殖土使用一段时间后易板结,通透性较差,不利兰根生长。
四、调控温湿
栽种栽培病弱兰苗要稍深一些,以保护假鳞茎并保持湿润。盆内基质要保持在湿润状态,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兰苗复壮。冬眠期可适当增加基质,通常要盖过假鳞茎,以保持假鳞茎湿润,并起到防冻作用。翌年春天气温高于15℃时,应及时减去上一年冬天增加地基质,以利新芽地萌发。平时温度应保持在18-28℃。
兰苗应置于可见散射光地方莳养,避开强光直射。可在兰盆四周添置一些水盆、水槽,以增加环境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