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具有寿命长、适应性特别强等特点,适合大部分地区栽植。栽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栽植时期
可分为秋栽和春栽两个时期。冬季土壤不封冻的地区宜秋栽,秋栽以落叶后至封冻前愈早愈好,此时栽根部伤口愈合快、成活率高、来春发芽早、生长旺;冬季寒冷的地区为防冻害应在春天栽植,即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进行,此时栽植可弥补秋植时间的不足。
栽植密度
栽植时先将苗木放在清水中浸泡10小时,然后定植。由于冬枣生长较为缓慢,如果采用稀植或中密度栽培,成形慢,产量和效益低,因此,栽植的密度应根据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合理密植,一般株距3米~5米,行距6米~8米;枣粮间作时,行距可扩大到10米~20米。
挖定植穴
枣树栽植穴内土壤条件的优劣是影响枣苗栽种成活和生长的重要因素,栽种时应挖大穴,重视穴土的改良和施肥浇水,才能实现枣树的快速生长和早实丰产。栽植穴深0.6米,直径1米左右,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在穴的两侧。栽种时,穴底先铺垫圈、堆肥等有机肥料,与表土混合踏实,并使穴的中心略高于四周,栽植的幼树根系能自然地向下舒展。填土时,把肥沃的表土填在根际,利于缓苗生长。心土放在上层,加速风化。填土要做到分层填放,填一层踏实一层,务使根系和土壤密接,然后灌透水。
苗木定植
缺水少雨的北方地区,也可以采用不浇水的旱栽法。旱栽的关键是掌握土壤较湿的时机,快挖快栽,随挖随栽植,不跑墒,层层填严砸实,下层轻砸,上层重砸,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枣树耐盐碱能力很强,但初栽的枣苗耐盐碱能力却较差,在盐碱地上按常规栽种不易成活和转旺生长。我们一般采取淋穴洗盐、客土施肥、深栽浅培防碱的配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盐碱地栽枣树的成活率。具体做法是:雨季前挖好栽植穴,借雨季的雨水淋洗穴土盐碱,雨季过后回填平穴,防止返碱。翌春栽种时,挖开穴土,穴底多施有机肥,苗根四周填好土隔碱,并注意适当深栽,使穴面较地面低15厘米~20厘米,栽后浇水,并经常锄松穴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缓穴土渗盐返碱速度,从而有利于枣苗成活和生长。
栽后管理
栽植后保持土壤适宜湿度是确保枣苗成活和促其迅速转旺生长的关键。春季和夏初干旱少雨、蒸发量很大的北方地区,枣树栽植后适时浇水和松土保墒尤其重要。春季较晚栽种的枣苗,发芽前保好墒,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发芽后视土壤墒情,每隔20天~30天浇一次水,直到雨季到来为止。为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每次浇水之后必须及时松土。秋栽的枣苗,越冬前要培土防寒保湿,即在枣苗基部培30厘米~40厘米高土堆,春季萌发前再将土堆扒开。早春栽植的枣苗,最好在浇水后覆盖地膜,这样可以减少浇水次数,有利于保墒和提高地温,促进枣树成活。枣苗栽种的当年,有时因根系不发达或栽后缺水而出现不发芽的假死现象,应尽早浇灌,促使发芽生长。(山东德州市林业局 孙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