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截至2010年末,累积完成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57.2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7万亩,退耕地还草2万亩,配套荒山造林33.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工程覆盖36个乡镇街场、265个自然村,成林面积增加27.7万亩,林木蓄积增加10.2万立方米,干鲜果结果面积8.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5.6%以上。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该市始终坚持围绕中心、突出主线、生态优先、兼顾效益、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的原则,首先是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突出国省交通干道、河流两岸、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的迎面山和25度以上坡耕地造林绿化工程。公路总绿化里程为321公里,绿化总面积1.98万亩。其次是生态优先、兼顾效益、巩固绿化成果。在生态林比例不少于80%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林,以“两杏一枣”为主要树种,重点发展大扁杏,同时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薄皮核桃、板栗等名特优经济林。最后是实行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绿化进程。以小流域治理为核心,对荒山、残次林地、沟壑、坡耕地等实行乔灌结合、混交造林、整体绿化,推动退耕还林快速发展。
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他们做到“三结合”,即:把退耕还林和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为农村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把退耕还林和“大禹杯”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既保证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巩固了退耕还林的成果;把退耕还林与封山禁牧结合起来,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