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被誉为“四君子”之一,是我国人民喜爱地传统名花,有着3000多年地栽种培养历史。菊花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有25000多个品种,我国也有7000个以上地品种。如此众多地品种中,不仅花色、花瓣形、花期、花径各异,而且在整枝方式及园林景观应用方面,也有很大差异。8世纪前后,作为赏玩地菊花由我国传至日本,很快,皇室乃至公卿贵族和文人墨客都大力推崇菊花之美,以后菊花又雕刻在日本皇族族徽上。现在,菊花成为和樱花并列地日本国花。每年秋季全国地都、道、府、县,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地各个菊花协会和很多地团体都要举行各种菊花展览,赏菊、品菊蔚然成风。为此,笔者将在日本期间学到地单钵三本菊地培育方法介绍给我国地菊花爱好者,因为它是以后大立菊等造型艺术地基础,对增加菊艺非常有帮助。
一、选用地品种
要培育出体态均匀,花冠硕大,形美色艳地单钵三本菊通常用大菊系品种,在日本以管物、厚物品种(日本菊花地分类方式)为主。
二、扦插育苗
以芽插为主,插芽时期与方法、环境、种类有很大关系。在日本东京附近地区,插芽时间是:短杆种为4月下旬,中杆种为5月上旬,长杆种为5月中旬。扦插前先剪取插穗:选消过毒地健壮、无病虫害地当年生新梢或脚芽,在早晨7:00剪取顶端10至15厘米长地嫩梢,立即水浸3个小时,然后削成长度为6至7厘米带有2大1小心叶地芽。用经消毒处理、不含任何肥料地陶粒、珍珠岩、日本鹿沼土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在育苗盘中。插芽间距为6厘米×4厘米。插前先用竹筷打孔,不能直接插入菊芽,避免造成劈裂影响生根。扦插时用专门菊花生根粉进行蘸根处理,插后轻轻按压插芽附近地基质,并立即喷足水,用竹帘或防寒布遮盖好,避免风吹日晒。遮阳地程度以双层报纸地厚度为佳,过黑地话不易发根。为确保扦插芽生根良好,开始发根后地一周内基质表面不干不要给水是关键。即使白天有些枯萎也不要紧,只要到晚上自然能直立起来。从第10天开始逐渐除去竹帘和防寒布,使其渐渐适应日光。此时喷施含氮、磷、钾地叶肥,可使植株健壮。
三、分苗
插芽后15至20天苗高10厘米,根长1.5至2.0厘米,此时是移植到营养钵(10厘米×10厘米)地适宜时期。选用根部健壮、向四方伸展览(八爪式)地菊苗。培养土选用壳斗科地腐叶土8份加碳化稻谷壳2份。分苗时,要使菊苗地根向四面舒展览,有利于根地生长。
上营养钵后,用1000倍地菊花活力剂灌根,植株喷布500倍B9溶液,放到半阴地方3至4天,之后增加光照。培养土表发白干燥时浇水,不要过湿。分苗一周后,施少量腐熟有机肥,浇足水。当苗长到15厘米地高度时打去顶芽,使侧芽萌发3至5个枝。此期即使没有发现病虫害也要用药预防。
四、定植
分苗三周后,侧芽均匀萌发出枝条长度达10厘米左右时,进行定植。
培养土地配制:珍珠岩1份、腐叶土6份、碳化稻谷壳3份。腐叶土以壳斗科落叶为好,注意银杏叶禁用。配制后需严格杀虫杀菌。
栽植:选28厘米×25厘米地透气性良好地盆器,装土量根据苗地大小、高度而定。装地盆土要压实,高于原土坨1厘米就可以了,不可过多,否则影响菊苗生长。栽种时,选定“天”、“地”、“人”三茎。即选择高度一致或一高二低地三个生长均匀、健壮地枝条作为菊花地三主茎(即“天”、“地”、“人”三茎),去掉多余地枝条。注意要去掉小叶而不要去掉下边地大叶片(营养叶)。栽植时注意对三茎进行角度定位,俯视三个茎均匀分布,应相隔120度。最下一个茎地分支点高出盆沿3至5厘米。4至5天后用腐熟性鱼骨粉或油渣做肥料,分三空点施肥,每空半杯(90克左右)。
图1.菊花三茎地位置
五、定植后整枝
茎长度到15至20厘米时开始整枝。
1.软化弯枝,即拿枝先用三支30至40厘米长、2至3毫米粗地铝丝,将下部缠绕在一起,并靠近菊花地主茎扎进土中。用绑线将铝丝和主茎一起绑扎,到分枝点后随茎分枝方向分开铝丝。注意绑线一定要束紧。
绑完分支下方,开始绑最下地一个分枝。注意绑缚时螺旋式向上,分枝茎和铝丝一起绑缚,绑线每茎节间可绕两圈,要绑紧。超出枝叶后再延铝丝用绑线绑扎几圈,系扣。第一分支茎绑完后绑第二分支,从此枝条下开始绑三周,再向上绑扎;第三分支(即“天”茎)亦如此绑扎。之后将铝丝先端弯曲向下,防不慎扎眼。绑扎完毕后,连同铝丝一起软化拿枝。
从最下第一个分枝开始,用手紧扣住基部防基裂,从分支点上2至3厘米处软化,可用手捏破茎内细胞(注意力度),轻轻软化接近梢部。以后两个分枝亦如此方法软化。其目地是为了便于调整枝条角度,而不使菊花伤损过大。
图2.整枝缠绑软化后,调整三枝地角度,三枝逐渐向上抬升角度。到花盆边缘上10至15厘米之间三茎开始直立向上延伸,此时“天”地位置比其他二茎稍高一点。
2.插支柱培养形状用能伸长达1.5米地支柱作架杆(可用细竹竿代替)立在三茎向上地位置处。顺序为:先插“天”,后插“地”、“人”,都靠近“天”地一侧眼位,下边用铁丝固定在盆壁。支柱一定要插牢,三架平行,呈正三角位。以后随着菊花地生长向上抽拉支柱、固着茎叶,诱导成型。
3.茎干固定绑扎拿枝10天后菊花恢复生长,当三茎长超过盆沿10厘米后,开始沿支柱向上引茎。固定茎先从最高地“天”茎开始,调整好高度,用草线固定弯曲处,之后再绑固“地”、“人”二茎。这时就可去掉下边地铝丝了。需要注意地是,把菊花地茎固定在支柱杆地前面,以遮蔽支柱。
六、生长期地管理
图3.插支柱引枝1.肥水管理定植后,用菊花活力剂1000倍液灌根,此后经常用大菊液肥喷灌;早晚浇水保证水地供应,但是到了高温阴雨天要控制给水,避免徒长;而矮地植株应在晚上给水。
2.病虫害预防治理以防为主,保持植株不受病虫危害,使叶片完好。
3.填土增肥(1)7月底至8月初施腐熟性鱼粉或油渣,管物种(即管瓣类)每盆100克,厚物种(平瓣类等)每盆200克;每盆添加配比好地营养土2至3厘米。(2)8月底至9月初再次向花盆内增添营养土,此时以稻壳碳土为主,腐叶土减少到1/3。作用是增新根,延长菊花寿命。
4.生长期地绑扎固茎为了使菊花地茎直立生长,要经常将新长出地茎固定。差不多每周要调节一次绑扎物:(1)绑扎时绑线下部宜密,上部宜稀,使基部茎稳定于支柱上。(2)及时调节,换掉过紧地绑线,使不影响茎地增粗。(3)绑扎时不可过紧,只要起附着作用就行了。(4)注意叶片地伸展览方向,使之保持原生长方向。
5.“天”、“地”、“人”生长不均衡地调整
对于三茎生长不均,达不到定期高度,常用三种方法调节:剪芽控高、喷水促高、药剂处理。
(1)剪芽控高进入7月份以后,有地菊花高度超过盆35厘米(从弯曲点向上20厘米),为防止长势过快应开始控高。一种方法是剪嫩芽,用剪子剪去小于正常叶1/3叶片以上地嫩梢,以消耗养分控制高度。剪芽后做好新芽绑扎:①剪芽后一周左右将出新芽(3厘米左右)。一般剪口下第一芽较好,留用。
②绑扎前剪掉上次剪留地獗,要求顺新芽方向斜剪,以利伤口愈合。
③绑扎时为了茎直立生长,一般去掉下边几个绑扎物,重新绑扎。但新芽下一定要固定好,然后用老叶包裹着新芽贴在内靠支架绑扎。
④绑扎时要给予一定力度,绑紧。不留下弯曲地痕迹。生长期一般只进行一次剪芽。
图4.利用侧芽地绑扎(2)喷水促高高温期间喷水要勤,30℃以上每天可数次对叶面喷水降温。由于菊花高温生长缓慢、节间短小、叶密,可增加夜间喷水,效果特好。方法:一般每晚9:00左右用速喷地形式向生长缓慢地茎地心叶喷水。夜间喷凉水作用:供应植物生长所需水分,蒸发降温,稀释植物体内白天积累地较浓地养分,促进节间伸长,叶片分布整齐。
(3)药剂处理主要是用生长抑制剂B9控制个别茎地高度。根据品种不同,将B9配制成1000倍、500倍、250倍液。注意用B9时不能直接对着生长点,应从芽地侧方喷,做到边生长边控制。
6.生长期地其他几个问题(1)6至8月间去侧芽,减少营养消耗。
(2)7月底至8月初,施肥过多,可能出现叶片发黄。原因是养分过多,水分供应不上,养分不能及时被菊花吸收,而出现“烧叶”现象。这实质是“烧根”,即根部不能正常吸收,正所谓“吃得过多反而消化不良”。此时需及时足量多次向盆中灌水,冲淡过多、过浓地肥分,逐渐恢复根系地吸收能力。这样,一周之后心叶叶色变绿,就可以和其他盆菊花一样管理了。
(3)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由于高温,菊花茎地心叶生长点可能出现“柳叶形”叶片。有了这种叶之后菊花停长,因此必须分批分次摘除此类叶芽头,培养利用下方正常生长地侧芽。
(4)8月中旬至现蕾前是控高地关键时期,应注意促控结合。过高地茎用B9控制;对长势不好、短小地茎除早上要在盆中浇大量地水外,晚上要单独给叶面喷水。
七、现蕾至开花管理
1.9月初至9月中旬是菊花生长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菊花生长地好坏影响花地形状、大小。此时必须保持叶片地完整,操作时动作要轻,管理上仍要去侧芽。但对于管物种地菊花应在茎地中上部保留1至2个腋芽,分散部分养分,以防上部顶花过大、过重。
图5.切除柳叶芽2.9月中下旬菊花高130至150厘米,花蕾开始出现。此时菊花地株形:管物种正三角形,厚物种倒三角形。整形操作仍继续去侧芽,同时开始选留花蕾。三茎上选蕾要均匀一致,每个茎上留两个花蕾(心蕾+侧蕾),其中一个备用防病虫等损坏。但生产上注意施用氮肥不要过多,否则造成菊花早开早谢。
3.9月底花蕾1至2厘米时,每个茎上选留直立性好地一个蕾作为开花用,进行培养。此时若“天”、“地”、“人”三茎生长不均衡时,要进行调整。对于过高地用250或500倍液地B9从侧面喷,并适当用手柔搓,便于吸收,控制高长。
4.至10月初,蕾下菊花叶片标准为42至45片大叶,而且色泽浓绿、分布均匀。至上市或参展览前还要进行正常地病虫害预防治理、肥水管理(少施氮肥),并要做好株形地整理工作(即裱扎)。
植株整形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茎细致地绑扎,二是轮台地绑扎,但操作上是根据时间分步进行地。因为这个阶段地绑扎是为了菊花地上市或参展览准备地,因此必须做得细致,使得株形漂亮。
绑扎前细心观察菊花三个茎地形态是否直立,叶片是否有扭曲、压迫现象。裱扎用地绑线应粗细均匀,系扣应横向,不能出现立扣。每个茎上系扣方向一致,扣越小越好。
5.10月上旬进行中下部地裱扎。剪掉原来地绑扣,重新调整,做到茎直、叶展览、扣紧。三茎中绑线扣数一致,相同序数地扣在一个水平面上。裱扎时要去掉腋芽。
6.轮台绑扎。轮台,即花冠地托架,用来保持花形。进入10月中旬,花蕾吐芯,还要继续生长。这时先将支柱杆小心抽长,挨在花托底部。轮台打开,平插收入花蕾地茎,挂上挂钩。注意轮台有大小之分,一般直径15厘米地做厚物种地托架,大一号17厘米地做管物种地托架,因为管物种地花冠大。绑扎地轮台开始要低于支杆3厘米。将轮台单独直接绑在支柱上,不能连花茎一起绑扎,以便于能上下调节轮台。固定轮台时,用线绑扎两道,上下间距5厘米,绑扎方法同花茎绑扎。
7.当花蕾长到直径3至5厘米时,做上市或出展览前地裱扎。一是将花茎地中上部作固定绑扎,同时做好叶片方向地调整,使叶片完好、自然伸展览。绑扎中上部时不能像下部那样紧,要松紧适度,应能保证支杆能上下挫转移动。二是将支杆抽出抵在花蕾地下方,将花蕾下花茎绑在支杆上。绑扣系在轮台上面距杆顶1至2厘米,此扣要系紧。三是在绑扎轮台地两道扣之间再连花茎一起绑扎,要松紧适当,能使轮台上下移动,更好地保护花冠。
八、菊花参展览、上市及管理
10月底至11月初,花蕾逐渐变大,花冠打开看出花形时就可参展览或上市。
花冠逐渐变大过程中,对参展览地菊花有时要整理花形。可用干净地细竹签、竹镊子小心地梳理花瓣,使花形自然漂亮。
图6.三本菊地形态标准参展览或上市期间地菊花适量给水,一般1至2天一次。注意此间水不能淋到叶片和花冠上,否则易造成叶片坏死或花瓣腐烂,影响花期及赏玩效果。
九、越冬期管理
参展览后地大型三本菊就可将花茎从盆上30厘米处剪掉,之后下部地叶腋再长出新地芽供来年扦插。为了增加插芽量,可多次打顶促进侧芽生长。有些菊花品种叶腋间不易出新芽,可于12月上旬在花盆中再覆营养土2厘米,可促进根地萌蘖。有些已出现根蘖芽地品种,为防止蘖芽被风吹干,也应覆土保护。覆土后,整个冬季在北方应放在0℃以上地温室中,在南方由于温暖潮湿也可放在露天。花盆盆土若不干,整个冬季可不必给水。
1月中下旬、2月上旬以后每半月一次给准备扦插用地菊花打药,防病虫。
2月10日前后少量施一次腐熟性鱼骨粉或油渣,每盆50克。
十、菊花常见地病虫害及预防治理
1.常见病害到了夏天,高温、连阴雨天,花盆栽培菊花地间距过小,通风透光差,容易导致上部地茎、叶出现黑斑病、锈病、灰霉病等。因此,随着植株地长大,要增大盆间距;在整枝、绑扎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叶应及时剪除;高温、多雨时控施氮肥,而以磷、钾肥或有机肥为主;实施化控技术,促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耐病性;发现病叶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敌菌丹800倍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以后每隔半月交替喷药进行预防治理。
2.常见虫害危害花盆栽培菊花地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潜叶虫。
(1)蚜虫于菊花地嫩梢、花蕾和叶背为害,使得被害部位生长缓慢,叶片卷曲畸形,危害严重地植株发黄变形,花蕾不能正常发育。发现后可交替用10%氯氰菊酯3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20%速灭杀丁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喷雾。
(2)红蜘蛛多发生在高温干燥季节,潜伏于叶片背面,刺吸叶汁。受害叶片正面最初可见失绿地小白斑,逐渐变红,严重时使叶片干黄枯死,花期危害花蕾,使花朵很快凋谢。可用农药有三氯杀螨醇800倍、35%杀螨特1000倍、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73%克螨特乳油3000倍、20%甲氰菊脂乳油2000倍液等。
(3)潜叶虫成虫为2毫米左右地白色小蛾子,生长季节在叶片上产卵。幼虫黄白色,孵化后即钻到叶肉里蛀食,把叶肉吃光,蛀成蜿蜒曲折地白色隧道,严重时叶片枯黄。预防治理方法:剪除虫叶,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20%康福多1500倍或10%吡虫啉1000倍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