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菜栽培 / 天敌昆虫防治蔬菜、作物害虫技术

天敌昆虫防治蔬菜、作物害虫技术

介绍:生物防治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中是一种没有污染、对害虫选择性强、对人无害的治理手段。在宏观决策上,发达国家已将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缓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的战略决策之一。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近年来在天敌昆虫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其中进展比较好的有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蔬菜主要害虫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和自研成果“中红测沟茧蜂防治棉铃虫幼虫技术”,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蔬菜主要害虫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

(一)研究基础

项目完成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研究所,植物保护是所优势学科,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项目组多年从事植保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多年来进行了主要农业昆虫天敌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的研究,在害虫综合治理,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及对外合作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

“棉铃虫生命素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于198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行为习性的新发现及在防治中的作用”于198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亚洲玉米螟成虫在玉米穗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于199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高压汞灯防治棉铃虫规范化技术的推广”于199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亚洲玉米螟成虫扩散规律研究”于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旱作农业研究所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经过四年艰苦努力和反复试验,研究成功蔬菜主要害虫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此项技术成果“蔬菜主要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于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此项成果在我国首次研究成功蔬菜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开辟了生物防治新局面,对于避免化学农药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认为此项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丘式邦和张广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对此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项成果在我国首次实现了蔬菜害虫多种天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天敌昆虫繁殖技术和应用上的重大突破,对于发展蔬菜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取得的成果及进展

1、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麦蛾工厂化生产工艺,首次研究成功利用麦蛾大量繁殖甘蓝夜蛾赤眼蜂技术,并为我国利用小粒卵大量繁殖赤眼蜂提供了新途径,拓宽了防治目标害虫特别是蔬菜鳞翅目害虫种类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生物防治技术手段。

2、研究筛选出烟草作为寄主植物来繁殖白粉虱,进而大量繁殖丽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烟草较之其它寄主植物承载面积大,繁殖白粉虱效率高、速度快,丽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的产量高,容易收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

3、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利用大麦大量饲养禾缢管蚜作为中间寄主昆虫来大量繁殖瘿蚊。由于大麦种植简单,栽培密度大,苗期生长快,而禾缢管蚜具有繁殖快,对寄主植物危害轻的特点,因此较其它方法产蚜量大。并且大麦叶片光滑,生产中容易收集瘿蚊,更适合工厂化批量生产。

4、本项目可同时批量生产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食蚜瘿蚊等几种天敌,改变了目前我国一般一个生产单位只提供一种天敌、不能满足使用单位同时防治蔬菜多种目标害虫的需求。

5、多种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技术与工艺基本完善,已具备了年繁殖天敌15亿头的生产能力,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形成了几种天敌对主要目标害虫的防治技术规范。

甘蓝夜蛾赤眼蜂:用于生产防治的赤眼蜂寄生率大于80%,羽化率大于90%,羽化雌蜂所占比例大于75%,单头雌蜂产卵量大于40粒,成蜂在25℃、75%RH条件下寿命大于3天。在蔬菜田防治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害虫卵初盛期开始,每亩10个点,每亩次1-3万头,每3天放蜂一次,各代连续释放3-6次,寄生率75%以上,基本可控制为害。

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蚜小蜂在12℃保存20天,羽化率可达70%以上。温室内释放蚜小蜂防治白粉虱,以益害比1:20比例放蜂,释放3-4次,寄生率可达90%以上,将粉虱压低在防治标准之下。

食蚜瘿蚊:用大麦繁殖禾缢管蚜,禾缢管蚜繁殖瘿蚊。该方法繁蚜量大,场地利用率高,不侵害温室其它作物。以1:20的益害比在蚜虫发生初期(单株蚜量200头左右)开始释放,隔7天释放一次,共释放2-3次。6天后蚜量显著下降,12-18天蚜量减退89-94%,蔬菜生产期间蚜量始终低于防治指标。

以上天敌昆虫用于防治保护地蔬菜害虫,基本不使用化学杀虫剂可将目标害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三)研究队伍情况

项目组现有人员10人,高级职称3人。本项目的负责人郑礼,男,38岁,1984年参加工作,中国农大植保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副研究员,院级学术带头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粮食棉花害虫玉米螟棉铃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对赤眼蜂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掌握了赤眼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应用技术,获得省部级成果四项。目前主持省基金项目–赤眼蜂的化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1996年被评为衡水市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评为河北省农科院跨世纪人才。

二、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幼虫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是国内最早、最系统地从事中红侧沟茧蜂研究的唯一科研单位,从1979年发现中红侧沟茧蜂以来,一直从事中红侧沟茧蜂研究利用工作,已有二十年的研究工作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先后列为国家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和河北省重点攻关项目,在研究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研究基础

逐步对中红侧沟茧蜂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该蜂广泛寄生棉铃虫、粘虫、地老虎、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和桦灰夜蛾等重要农作物害虫;该蜂寄生于棉铃虫等害虫关键的1龄末2龄初幼虫,使害虫在危害之前死亡,能够控制害虫的当代危害;该蜂是一种单寄生蜂,在田间具有很强的觅寻能力,具有极强的寄生效能;该蜂繁育世代周期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非常适宜人工繁育;该蜂具有兼性滞育习性,滞育蜂茧可以保存1年之久,并能按时解除滞育,随时释放应用,这是商品化开发利用的关键所在。

以中红侧沟茧蜂的滞育生物学特性为依据,突破了天敌昆虫传统的人工加代繁育的弊端,首创了中红侧沟茧蜂人工周年性累积繁育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了中红侧沟茧蜂大量繁育的工艺技术流程,达到了批量常年繁育的程度。繁育出的蜂源产品能保存1年以上,并能按时解除滞育,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随时释放应用,具备良好的商品属性。经河北省、新疆自治区多点大面积防治棉铃虫释放示范,对棉铃虫的寄生率达70%,能够控制棉铃虫的危害。

“棉铃虫低龄幼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的人工繁殖与利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已通过了以郭予元、张广学和宋大祥院士为首专家组的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具有重大学术和实用价值,有助于实现21世纪可持续植保总目标。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中红侧沟茧蜂人工繁育方法”国家专利局已受理了发明专利(专利登记号为00109192.1)。

(二)主要研究进展:

组建侧沟茧蜂人工繁育的中试生产线:中红侧沟茧蜂的人工繁育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核心技术,为了达到规模化生产,必须经过由小试到中试的阶段,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近200平方米的人工繁育厂房进行了修缮的装修,以及必要设备的配备工作。根据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要求,建立了中间寄主粘虫的饲养繁育室2间,人工繁蜂接种室外间,滞育蜂源繁育室2间,保种粘虫和侧沟茧蜂蜂种培育室1间,饲料加工及消毒室1间以及蜂源产品的保存设备。同时研制和购置了各种虫态的专用饲养器具,基本上满足了中红侧沟茧蜂人工繁育中试生产的要求。

建立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工艺技术流程及操作规程。在以上中试生产设施建立的基础上,一边试运行,一边对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工艺技术进行测试,特别是对中红侧沟茧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找出了技术参数和环境条件参数,初步形成了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工艺技术流程。对中红侧沟茧蜂大量繁育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问题在中间寄主粘虫的饲养繁殖、种蜂培育滞育蜂源的繁育以及蜂源的保存等关键技术环节制定了具体操作规程。并通过今后的中试生产过程中逐渐改进和完善,使该项技术逐步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建立大面积侧沟茧蜂释放示范基地,完善侧沟茧蜂的田间释放技术。准备在新疆防治棉铃虫释放500–1000亩,在释放过程中建立稳固的示范基地,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总结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的释放技术,提高防治棉铃虫效果。

(三)研究队伍情况

项目组现有人员8人,高级职称5人。项目负责人:王金耀,男,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从82年至今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新农药的开发利用、天敌昆虫调查、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及中红侧沟茧蜂的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15余篇,获奖成果6项。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和知识交流分享,不代表宜都市大博雅盆景园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7img.cn/2022/03/07/154455.html

博雅园主编辑

爱好盆景、根雕、奇石、花卉、园艺
有2匹猫猫:花妹、小咪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27251684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aboya@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全天节假日不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