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盖阴石蕨
圆盖阴石蕨(Humatatyermanni),又名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等,是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中著名的观赏花卉。株型紧凑,体态潇洒,叶形美丽,特别是粗壮的根状茎密被白毛,形似狼尾,十分独特。目前,花卉市场上已常可见到,是小型盆栽观叶植物中的珍品,可置于窗台、办公桌等处;或垂吊于洗漱室中;也可绑扎成动物形态如山鹿、小羊等,摆设案头、窗台,奇趣横生。根状茎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等功效。
圆盖阴石蕨为小型附生蕨类,株高约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绒状狭披针形膜质鳞片,棕色至灰白色,盾状着生。叶革质,无毛,叶片基部有鳞片。叶片阔卵状披针形,三至四回深羽裂。羽片有柄,基部一对最大,为三角状披针形。孢子囊群近叶缘着生于叶脉顶端,囊群盖圆形。
圆盖阴石蕨在我国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越南也有分布。本属约有50种,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至波利尼西亚。我国约8种,其中圆盖阴石蕨是最具观赏价值的品种之一。
圆盖阴石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能耐一定干旱,适宜湿度为50%,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常见于山坡地。栽培要求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不耐寒,也怕暑热。
圆盖阴石蕨的繁殖方法可采用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组织培养也已成功。
栽培管理 ①温度与环境:生长适温21~26℃,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以上,即可越冬而叶色不变。最喜明亮的散射光,夏、秋季遮光60%,冬、春季遮光30%为宜。畏强光,光线过强时易叶片泛黄。②水分和肥料:须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春、夏季生长旺盛,浇水要充足,早、晚用水喷洒叶面一次,并注意通风。夏季需经常喷水,适当遮荫,能保持茎叶新鲜柔嫩。生长季节每半个月施1次液肥,并及时去掉枯叶,保持叶片清新翠绿。③土壤:盆栽可用3份腐殖土加1份粗砂或珍珠岩及少量基肥配成,盆底多垫碎瓦片和砖块以利透水,一般1~2年换盆1次。④病虫害防治:虫害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肥皂水清洗防治,也可喷施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发生叶枯病时,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
(记者文·图/曾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