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木,又叫刺龙苞、刺老鸦、五龙头,属五加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野生
主要以根系繁殖。生长分布在秦岭山脉海拔900–2100m,年降雨量在750mm以上的林缘
河谷湿润地带。在我国东北及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一、植物学特征
秦岭山脉袍木株高1.3–2.5m,茎基部狭圆形,茎枝有疏刺,外被黄绒毛,很少
分枝。叶互生,单数2回羽状复叶,小叶7–15片,叶片卵圆至阔圆形,先端钝尖,边缘
有细锯齿,叶背灰白,有短柔毛。顶生复伞形花序,合成圆锥花丛,伞梗长1–4cm,苞
片小,膜质,花梗长4–6cm,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瓣5个,白色,三角状卵形,雄花
5个,花柱5个,离生。浆果,球形而略扁,具5棱,花柱宿存,成熟后紫黑色。种子胚
未完全成熟就提早脱落,种子在树枝上成熟时间短,不能完全成熟。根为肉木质根,串
匍生于地表土5–20cm处,野生以根系分生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
二、生物学特性
秦岭山脉B木生长规律一般为4月份萌芽,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嫩叶芽,7月下旬
至8月上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份叶片枯黄落下,进入休眠越冬期。
三、营养与保健价值
B木菜山人食之悠久,今人称之为“菜珍之王”。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
素和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据测定,每100g嫩叶芽菜中,含天门冬氨酸3.039g、苏
氨酸0.99g、丝氨酸1.056g、谷氨酸4.772g、甘氨酸0.958g、赖氨酸1.475g、酪氨
酸0.740g、苯丙氨酸0.940g、丙氨酸1.198g、缬氨酸1.448g、异亮氨酸1.004g、
亮氨酸1.636g、组氨酸0.301g、精氨酸1.413g、脯氨酸0.892g。不但多种氨基酸可
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养人保健,而且经研究和实践证明,它还含有B木皂甙,具有增
进人体心肌强力、兴奋和强壮心脏的作用,并有补腰肾、壮筋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防冷气、防风湿、防痹痛、美容、舒筋、利尿等药用功能。因此,B木菜被当今国内外
公认为是一种高档次保健型野菜。
四、人工栽培技术
1.繁殖
(1)枝条扦插B木枝条扦插是人工栽培扩大繁殖的重要方法。扦插地要有灌溉条
件,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扦插前每667平方米施土粪3000–5000kg、三元复合肥
25kg作底肥,耕深20cm左右,打碎土块,整平做成1.5m宽的畦。扦插枝条,一是在野
生资源中剪取,二是在大田、大棚平茬时剪取,对剪下的枝条要及时沙藏贮存待用。扦
插时要求插条长20cm,并用2‰生根粉水浸泡4h。在畦内按40cm行距开沟,沟深7–8cm,
株距20cm。将枝条大头向下,刺尖向上30度斜插,枝条露出地平面2cm,及时覆土,整
平畦面,进行灌水。为了增温保墒,顺地面覆盖农膜。扦插时间以3月份为好,插后30-
-40d发芽。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灌水,在7月份追1次肥,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
肥25kg。
(2)根系移植B木根系分生能力较强,是扩大繁殖的一种途径。其选地、整地、
施肥、作畦技术同枝条扦插。根系栽植时间,在宝鸡地区以地表解冻后的3月份为好。
母株根可在野生植株周围30cm以外挖取,挖时只挖粗度在1cm以上的,细小根不要挖,
挖下的根系要当天进行沙藏保存。移植时,将根系取出剪截成20cm的根段(有1个以上芽
眼),再用2‰的生根粉水浸泡4h后栽植。按行距40cm开成7–8cm深的沟,将根段按30度
坡度斜插于沟内,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斜向一致,根段露出地平面1cm,然后覆土,
整平地面,及时灌水,之后覆盖地膜,以利增温、保墒。一般根段栽植后40–50d发芽。
田间管理同枝条扦插技术。
(3)种子育苗秦岭B木菜种子自然成熟度很差,发芽率极低,严重影响了人工扩
大栽培,也限制了野生种子传播扩大繁殖。要用种子育苗,须在9–10月份及时采收成
熟果实,放于清水中搓洗,使果实与种子分离。将分离出的种子与湿沙按1:(3–4)的
比例搅拌均匀,装入容器,放于荫凉处,以防失水,促进种子后熟。土壤封冻时,将装
种容器搬入室内,进行变温处理。到春播时,用40℃温水浸种24h,捞出后再按种、沙
配比为1:(3–4)的比例放到15–25℃的条件下进行催芽。B木菜种子一般在气温达到
13℃时就开始发芽。待催芽的种子发芽率达到30%以上时进行播种。苗床要选择向阳、
有灌溉条件的土地。苗床阳畦宽1.2–1.3m,长10m,深12cm,畦内耕深10–15cm。每
畦施优质土粪130kg,三元复合肥400g作底肥。肥土混匀后,整平,灌足底水,待水完
全渗下后撒种子。每标准畦用纯种子100g,要撒均匀,种子要用过筛营养土(土粪、炉
渣、锯末6:4:1)覆盖1cm厚。随后用竹竿搭成小拱棚覆上1.5m宽的农膜即成。B木菜
种子发芽出苗慢,未经处理的种子,播后60d左右才出苗。因此,育苗时要进行催芽处
理,以确保早出苗,出全苗。要高度注意苗床湿度管理,保持湿润,并及时除草。-般
当年育苗,苗子生长高度在20cm左右,再到苗床培育1年,即可移植大田。
2.植株移栽
(1)土壤选择秦岭B木菜喜土壤疏松、湿润、光照较充足的条件。进行人工栽培,
必须有灌溉条件或年降雨量在750mm以上的湿润气候和土壤条件。宜选择沙壤土,土壤
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忌粘重土和盐碱土。
(2)整地作畦移栽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5000kg、三元复合肥20–
25kg,深耕20–25cm,打碎土块,整平后做成1.5m宽的畦备用。
(3)适期移栽可分春、秋两季进行移栽。秋栽,在叶片全部落完后的11月上旬至
12月上旬;春栽,在萌芽前、土壤解冻后的3月份。
(4)移栽方法首先按苗木的大小、粗细进行分类,小的靠南、大的靠北栽。栽植
密度为:露地每667平方米栽植4000株,即行距50cm,株距30cm;大棚每667平方米栽植
6000株,行距40cm,株距25cm。不论大田或大棚移栽均需隔4行留出70–80cm宽的操作
带。栽植前将植株平茬到50cm高(剪下的枝条可贮藏,留作扦插繁殖),用2‰的生根粉
水浸泡根系4h。据试验,平茬定植的较不平茬的成活率提高21%;用生根粉处理较不处
理的成活率高出11.9%。栽植深度为15–20cm,不宜太深。栽后覆土、压实、扶正、
及时灌水。
(5)田间管理在移栽后、发芽前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以保成活,但不能渍水。大
棚栽培可在11月份扣棚。当外界气温降到零下时,注意棚上加盖草帘或保温被保温。B
木菜基本无病虫害。
3.适时采收菜芽B木芽菜的采收技术关系到产量、质量、后生3件大事。因此
要做到科学、适时采收,才能确保三者有机统一。据调查实践,芽菜生长到10–15cm长
时,叶片尚未完全展开时进行采收,既保证了产量、质量,又保证了后生。采收时,一
手扶树杆,一手掰芽,防止伤皮。露地栽培,在春季采收1次,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收芽
菜150–200kg。大棚栽培,可冬、春采收2次,第1次采收嫩芽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收
后每667平方米追施三元复合肥25kg,并及时灌水,促进第2次壮芽生长。第2次采收在3
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2次采收后,也要及时追施三元复合肥并灌水,促进植株营养生长。
每667平方米产量在300–600kg。采收时,做到掰主芽,留侧芽,以保证植株营养生长
正常。
徐科焕,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722400
胥志文,陕西省宝鸡市高效蔬菜种子研究所,721006,电话:0917–8226010
李长杏,陕西省太白县种子公司,721600
张田军,陕西省太白县中草药研究所,721600
摘自于:2003年第1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