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蔬菜生产在调节市场供应上起着很大作用。秋季是蔬菜生产尤其是出口蔬菜生产的黄金季节,萧山区农业局近日对夏秋蔬菜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优化品种、改善品质。萧山区夏秋播蔬菜种类主要有萝卜、甘蓝、花菜、大白菜、青菜、芹菜、茄果类、豆类等,现把近几年来试种成功的优新品种简介如下:
1.萝卜:以秋季播种为主,除传统的“一刀种”晒干萝卜以外,日本大根多数采用“734”、“秋成”两个品种。去年我区试种的“耐病总太”,9月3日播种,11月22日收获,单根重为2.3kg,亩产达7747kg;而对照“734”分别为1.2kg和5894kg,夏季播种可采用“小钩白”、“一点红”、“夏抗40”、“短叶13”等。
2.甘蓝:5月、6月播种推荐“强力50”,该品种叶球高扁球形,单球重1.1—1.5kg,亩栽4000株左右,定植后55天左右可收获。7月、8月推荐“湖月”,该品种是较理想的出口保鲜蔬菜,单球重可达1.6公斤以上,亩栽3000—3300株,定植后75—80天可收获。
3.花菜:白花菜早熟品种可选用“白马王子”系列,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中晚熟品种选用“瑞雪”系列、“成功”系列,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青花菜我区种植以早中熟的“山水”、“绿带”为主,7月中下旬播种;新品种可试种“优秀”,该品种花球紧密、生长势强、抗性好、耐湿,与“山水”、“绿带”相比,抗寒性强、熟期早10—15天,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11月至12月采收;晚熟品种可选用“超力”,花球半球形、色绿、花蕾中细,不易散球,但形状不圆整,表面不平整,可适当搭配种植。
4.大白菜:一般在8月中旬播种,以“早熟6号”、“丰抗70”、“改良青杂3号”为主,为增加花色品种,可扩大示范“北京橙红胶菜”,该品种外叶绿、球叶桔红色,单株净菜重2—2.5kg,亩产净菜6000公斤左右,凉拌或做汤色泽漂亮,可作为特菜供应市场。夏季播种可选用“早熟5号”、“夏阳白”、“夏珍白”等。
5.青菜:选用“青帝”系列杂交青梗菜,于5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种,夏季栽培更能发挥品种优势,一般播种30天即可陆续采收。
6.芹菜:5月至8月均可播种,品种以“黄心芹”、“津南实芹”为主。
7.茄子:“引茄1号”,1999年引进,目前宁围、瓜沥等蔬菜基地已扩大示范,长势旺盛,果皮紫红色、皮薄而光亮、果实长而直,不易弯曲,与杭茄1号相比,熟期略晚3—5天,果形稍大,商品性明显好,尤其适合夏秋季栽培。
8.番茄:以“合作903”为主。樱桃番茄推荐“红樱”,适合于秋季设施栽培,果实枣形,单果重15g,肉厚不易裂果,糖度7度,品质好。
9.豆类:豇豆以“之豇28—2”、“之豇844”、“秋豇512”为主,5月至7月下旬均可播种。四季豆可选用“绿龙架豆”,“白珍珠架豆”,我区2000年引进试种,表现较好。绿龙架豆植株蔓生,生长势强,成荚率高,嫩荚为绿色,荚长28—30cm,荚宽1.8cm,单荚重30g左右,荚无筋,实心耐老,品质极佳,亩产可达500—4000kg;“白珍珠架豆”荚长约20cm,圆棍形,外形美观。
二、依靠科技,提高品位。大力推广综合配套的夏季蔬菜生产新技术,新设施。
1.推广遮阳网,发展夏芹菜、夏番茄、高温青菜等生产,高温季节利用遮阳网育苗,可提高秧苗素质;移栽时覆盖遮阳网,可提高成活率;另外,花菜初花期如遇高温,可利用遮阳网覆盖降温,减少小花、毛花,提高品质。
2.推广防虫网,发展秋辣椒、秋黄瓜、秋西瓜等生产。
3.应用示范滴灌、微喷技术,可有效地防止沙地片土壤返盐、水稻区干旱裂土,并能节省肥料、劳力,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增产增收。
4.应用示范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少农药使用量。
5.合理安排茬口,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制度,积极推广水旱轮作、配方施肥、深沟高畦、病虫综防等技术措施。
三、积极推广“放心菜”生产技术。具体参照《杭州市放心菜生产技术手册》。
四、积极发展外贸蔬菜。据分析,加入WTO后,我区蔬菜将以独有的资源优势、价格优势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之一,夏秋季播种的外贸出口蔬菜主要有日本大根、胡萝卜、青花菜、甘蓝等,要按照出口商的质量指标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诚信”订单,有序竞争,保证合同的严肃性、有效性,以提高我区蔬菜的美誉度。(陈叶爱)